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內外疫情專區

Print
    最新國內疫情 (112/09/18-112/09/24)
    資料來源:內科部(台南分院)

    ◎中央與地方聯手登革熱前進應變工作隊,全力防治登革熱疫情

    發佈日期:2023-09-22

    疾病管制署今(22)日為協助臺南市政府及早控制登革熱疫情,「登革熱前進應變工作隊」成立首週即積極展開各項行動,前進防疫隊每日派員前往疫情熱區,並同步提供及時疫情資料給臺南市政府,羅隊長一鈞亦每日前往熱區進行稽查,透過中央與地方政府合作,本週臺南市登革熱疫情首見反轉,近5日(9/17-9/21)累計公布1,261例,較上週同期1,417例,下降11%,但仍需持續加強登革熱防治工作,慎防反撲。

    近來在疫情發生地區執行必要的化學防治工作,主要目的在於快速消滅帶病毒的病媒蚊,有效防止社區疫情擴散,籲請民眾收到通知後,依通知單上的說明配合地方政府執行化學防治工作,疾管署強調,進行化學噴藥僅能撲滅成蚊,民眾務必澈底清除孳生源落實「巡、倒、清、刷」才能有效阻斷病媒蚊生長。

    民眾於戶外活動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做好防蚊措施,減少受蚊子叮咬的機會。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等疑似症狀時,務必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活動史,也請醫師落實詢問TOCC,並提高警覺,適時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同時留意就診病患是否出現登革熱警示徵象,包括腹部疼痛及壓痛、持續性嘔吐、黏膜出血、嗜睡及躁動不安等,給予妥適醫療處置。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演變,自9月26日起開放莫德納XBB.1.5疫苗接種,首週優先提供65歲以上民眾,以提升免疫保護力,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

    發佈日期:2023-09-20

    目前國內外疫情仍持續且以 XBB為主流病毒株,爰經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於今年8月30日參酌WHO及國際各國建議、莫德納 XBB.1.5疫苗臨床試驗報告、用法用量與國內目前COVID-19疫苗儲備及使用情形,建議今年9月至明(2024)年9月全民接種1劑(除滿6個月至未滿5歲幼兒未曾接種者接種2劑等)莫德納XBB.1.5疫苗。

    考量國內本土併發症中65歲以上民眾佔7成以上,為降低感染COVID-19後併發重症和死亡風險,規劃接種對象實施期程如下:

    一、首週自今年926日優先開放65歲以上民眾接種;

    二、自102日起再開放醫護人員接種;

    三、暫定自109日起開放全民接種,將視上述接種情形調整。

    請民眾依開放時程安排接種,各地方政府亦將因應實施期程妥為安排/指定合約醫療院所提供接種服務。另為鼓勵民眾接種,各地方政府將自今年926日起提供接種COVID-19疫苗之65歲以上民眾500()以下衛教品,請民眾踴躍前往接種,以提升免疫保護力。相關接種資訊及衛教品發放,請以各縣市公布資訊為主

    經考量變異株演進與目前國內疫苗庫存量、效期及接種實務作業等因素,自提供莫德納XBB.1.5疫苗接種服務起,將同時停止提供莫德納原病毒株單價疫苗與雙價BA.4/5疫苗及BNT原病毒株單價疫苗接種;Novavax則持續提供民眾選擇。

    請民眾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前,應備妥健保卡或其他可證明身分之證件,並請記得攜帶「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於接種前評估時,說明過往疫苗接種史,以利醫生評估。接種後亦請多加留意身體狀況,多喝水多休息,亦請家人協助注意,如有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

    登革熱化學防治在於撲滅帶病毒的病媒蚊,是防範民眾感染的重要工作,使用藥劑與施作均以民眾安全為優先考量,請民眾配合並遵循注意事項

    發佈日期:2023-09-19

    近期外界針對登革熱化學防治之疑慮,疾管署表示登革熱化學防治係以確診個案於病毒血症期停留超過一定時間,經綜合評估該地點病媒蚊密度高、可能有傳播風險,有實施化學防治的必要,則劃定適當區塊於戶內戶外同步實施噴藥,故不宜直接換算室內噴藥量。

    政府於戶內外執行化學防治,使用藥劑、人員施作均依據法令規定執行,並以「安全性」為優先考量,噴藥地點亦由地方政府依疫情調查、病媒蚊密度監測等資料進行專業評估,評估結果有必要時實施,以儘速減少環境中帶病毒之病媒蚊數量,降低疾病傳播風險,維護民眾健康。現行衛生單位室內使用之防治藥劑以合成除蟲菊精為主,人體可以正常將其代謝,有關網傳會導致中毒的可能,主要因為長期大量吸入或是長時間接觸藥劑,暴露劑量較大所致請民眾配合並確實遵守衛生單位在噴藥通知上所提醒的相關注意事項:噴藥前收拾重要物品及食品,噴藥時門窗緊閉、人及家中寵物不可待在室內、飼養水生動物應加蓋或移出戶外,噴完藥1小時後再打開門窗、風扇等使空氣對流,待通風完全後再進入屋內活動,並使用抹布或地板清潔劑擦拭較常接觸或使用的物品等,就可保護自身安全;若因特別體質出現不適症狀如疲勞、頭痛、頭昏、視線模糊、異常冒汗及流口水、胃痙攣或拉肚子等症狀,請儘速就醫。

    登革熱是一種「社區病」、「環境病」,一旦有登革病毒進入社區,且生活周圍有病媒蚊孳生源的環境,就有登革熱流行的可能性。當出現登革熱個案時,實施化學噴藥可儘速減少環境中帶病毒之病媒蚊數量,降低疾病傳播風險,為緊急防治工作重要措施之一;同時也呼籲民眾仍應持續進行容器減量,澈底清除孳生源,落實「巡、倒、清、刷」,與政府共同阻斷病媒蚊的生長,遏止疫情擴散,消滅登革熱。

    國內腸病毒疫情升溫,請家長及教托育機人員,保持警覺留意幼童健康,落實正確勤洗手、生病在家休息等良好衛生習慣

    發佈日期:2023-09-19

    上週(9月10日至9月16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2,982人次,較前一週(12,358人次)上升,仍高於流行閾值(11,000人次);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腸病毒71型、D68等多種型別腸病毒於社區持續活動,須持續注意學童傳播風險及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今(2023)年累計維持10例重症(含1例死亡),分別為4例克沙奇A4型、3例克沙奇A6型、2例腸病毒D68型及1例伊科病毒21型,均為5歲以下幼童。

    國內腸病毒疫情仍高於流行閾值,且開學後有逐漸升溫的趨勢,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地方最容易傳播,例如家庭、校園、安親班及托嬰中心等,疾管署籲請家長與教托育機構人員,加強教導學童落實正確勤洗手,及生病在家休息等良好衛生觀念,並注意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及定期清潔與重點消毒,確保學童健康。

    部分患者感染腸病毒後,因僅有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不易察覺及預防,而成為潛在傳染源,因此請民眾特別注意自身與嬰幼兒的衛生習慣,尤其大人返家務必先更衣、以肥皂洗手後再抱小孩,且無論是大人或是小孩,皆應落實肥皂勤洗手,尤其是「吃東西前、跟小寶寶玩前、擤鼻涕後、上廁所後以及看病前後」,且要確實做到「濕、搓、沖、捧、擦」洗手五步驟,以降低腸病毒傳播的風險。

    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流感疫情呈上升趨勢,且上週新增7例流感重症死亡案例,提醒民眾如有呼吸困難、發紺等流感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

      發佈日期:2023-09-19

    目前處流感流行期,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達102,087人次,近期呈上升趨勢,另近期上呼吸道感染群聚通報件數上升,上週通報65起,其中54起(83%)為校園群聚通報,檢出以流感病毒為主;近四週合約實驗室分離情形以流感病毒為多,社區為A型H1N1及H3N2共同流行。

    上週新增35例流感併發重症 (20例A型H1N1、14例A型H3N2、1例B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8月27日至9月17日,其中27例具慢性病史,31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另新增7例死亡 (6例A型H1N1、1例A型H3N2),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8月25日至9月11日,均具慢 性病史,其中4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本流感季自去(2022)年10月1日起截至今(2023)年9月18日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699例 (以452例A型H1N1及229例A型H3N2為多),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3%),83%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81%具慢性病史;其中死亡156例 (以117例A型H1N1及34例A型H3N2為多),73%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94%具慢性病史。

    目前流感疫情呈現上升趨勢,群聚通報以校園為多,請學校/幼兒園/補習班/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班與中心特別注意防範,落實生病不上班、不上課及各項感染管制措施,亦請民眾務必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勤洗手、有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請儘速就醫,並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併發重症的風險,尤其若是自身及親友為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人及孕婦等流感高危險群,應特別留意健康狀況。同時提醒醫師,如遇病人符合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用藥條件,不需流感快篩,即可開立公費藥劑,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降低重症風險。

    COVID-19疫情處於低點,上週平均每日新增40例COVID-19本土個案(併發症);另新增檢出84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

    發佈日期:2023-09-19

    今(19)日公布國內自3/20新制實施後,近7日(9/12-9/18)每日平均新增40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7日(9/5-9/11)之每日平均新增44例下降。近7日(9/12-9/18)平均每日新增6例死亡,與前7日(9/5-9/11)之每日死亡平均數6例相當。近期國內疫情處於低點,仍須持續關注後續疫情變化。

    新增檢出84例Omicron變異株確定病例,其中64例本土個案分別為59例XBB;另20例境外移入個案均為XBB。監測總計本土檢出病毒株XBB (96%)為主流株,重點變異株以EG.5 (30%)為多,其次為XBB.1.16 (20%) 及XBB.2.3 (10%)。WHO表示XBB等變異株具較佳傳播力及適應力,為目前主流變異株,截至今(2023)年9月10日資料顯示全球XBB及其衍生變異株占比約94.7%,其中以EG.5為多(36.2%)

    國內近期COVID-19疫情雖下降,但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8%,且併發症及死亡個案多具慢性病史或未接種滿3劑疫苗,為降低長者感染COVID-19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請長者儘速踴躍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以及早獲得保護力

    民眾除完整接種疫苗減少感染及重症風險外,也要注意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等衛生好習慣,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外出時,或於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所、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密切接觸時,建議要戴口罩維護自身健康。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在家休息,避免接觸脆弱族群,保護自己與他人。

    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死亡個案,請民眾持續落實孳清工作,如出現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

    發佈日期:2023-09-19

    上週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死亡個案,均為70多歲男性,其中2人具有潛在疾病,於發病後5日內因病情惡化不幸過世。國內上週(今年9月12日至9月18日)新增2,016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個案居住地臺南市、高雄市、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新北市、臺中市、嘉義市、臺北市、桃園市及彰化縣、新竹市及南投縣;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其中1,102例男性、914例女性,發病日介於8月25日至9月18日,另新增重症病例19例及死亡病例3例。

    今年截至9月18日累計8,481例本土病例,全國已有半數以上縣市出現病例,病例數為近10年同期次高;個案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其中大於60歲以上個案佔38%;今年累計重症病例46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分別為臺南市35例、雲林縣11例,另累計死亡病例12例;目前社區已出現第一型及第二型登革病毒,曾感染登革熱、年長及高風險族群須持續注意重症警示徵象及出血徵兆。今年累計158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以泰國42例、越南28例及印尼25例為多。

    本土登革熱疫情持續,隨病例數增加,重症及死亡個案也陸續出現,請民眾務必配合政府執行防治工作,落實「巡、倒、清、刷」,檢查住家周遭是否有積水處,將積水倒掉,儲水容器應每週至少刷洗容器壁一次、不用時請倒置或清除,減少病媒蚊孳生,從事戶外活動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減少受蚊子叮咬的機會。曾經確診登革熱、登革熱高危險群對象(如長者、懷孕婦女、嬰兒、具糖尿病、腎衰竭、慢性溶血疾病、肥胖等潛在疾病或獨居、居住於偏遠地區等特定社經狀況者),及具有流行區活動史之民眾,請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等疑似症狀時,務必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活動史,也請醫師落實詢問TOCC,適時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同時留意就診病患是否出現登革熱警示徵象,包括腹部疼痛及壓痛、持續性嘔吐、黏膜出血、嗜睡及躁動不安等,給予妥適醫療處置。如為感染登革熱的患者,務必聽從醫師建議治療、服藥,補充水分並多休息,使用蚊帳或防蚊藥劑,避免再受蚊子叮咬,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新聞稿

    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南分院  關心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