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內外疫情專區

Print
    最新國內疫情公告(108/08/26-108/09/01)
    資料來源:內科部(台南分院)

    最新國內疫情及新聞108/08/26-108/09/01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

    台南市北區新增1例二採確診本土登革熱病例,近日各地午後易有降雨機會,籲請民眾加強落實孳生源清除   發佈日期:2019-08-31

           疾病管制署公布台南市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北區雙安里30多歲男性,近期無出國,8月20日起出現發燒、肌肉關節痛等情形,22日曾就醫,25日肢體出疹,因症狀未改善於27日再度就醫並通報,經昨(30)日二採後檢驗確診;目前個案住院中,其同住家人中亦有一人出現症狀,尚需進行二採以確認是否感染。
           今(2019)年截至目前國內累計76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高雄市51例(三民區37例,前鎮區、鳳山區及左營區各3例,鼓山區、路竹區、旗津區、苓雅區及仁武區各1例)、台南市21例(東區9例、中西區4例、南區及安南區各2例,永康區、左鎮區、新化區及北區各1例)、新北市2例(中和區、永和區)、桃園市1例(中壢區)、台北市1例(大安區)。另有348例境外移入病例,境外移入病例數為近10年同期最高。
          疾管署指出,氣象預報資料顯示近日對流雲系發展旺盛,各地午後易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會,再次提醒雨後一週為登革熱防治關鍵期,民眾應加強環境巡查並澈底清除積水容器,避免病媒蚊孳生;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活動史。

    新增1例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開學日將至,籲請家長留意孩童健康情形,落實生病不上課  發佈日期:2019-08-27

           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2歲男童,狀況穩定已出院。疾病管制署提醒,暑假進入尾聲,即將開學,籲請家長留意家中孩童健康情形,幼兒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落實生病不上課,以防範腸病毒因幼童交叉感染而造成疫情流行。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8月18日至8月24日)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計16,586人次,較前一週上升7.5%,仍處流行高峰期;今(2019)年累計29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以感染腸病毒71型為多(21例),其他分別感染腸病毒D68型、克沙奇A10型(各2例),克沙奇A6型、A9型、B5型、伊科病毒11型(各1例)。近四週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以克沙奇A群為多,惟仍持續檢出腸病毒71型;今年累計269例腸病毒71型個案,高於2016-2018年同期,以輕症及散發病例為主。

    國內出現今年首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請民眾落實「三不」防鼠措施  發佈日期:2019-08-27

            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今(2019)年首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為北部20多歲男性外籍移工,從事漁業,近期無出國史,平時均在漁船生活。個案8月3日起出現嘔吐、腹瀉、倦怠無力等情形,因症狀未改善,於8月5日兩度就醫後收治住院,因個案出現肝、腎功能異常由醫院通報,經檢驗確診;個案目前已無不適症狀並出院,

          依據歷年統計資料顯示,國內每年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數約為0至2例,自2009年截至目前共計12例確定病例,均為本土病例;多數為男性感染者(10例,約83.3%),年齡層則以50歲以上較多(7例,佔58.3%)。

           疾管署指出,漢他病毒出血熱為人畜共通傳染病,由感染漢他病毒引起,主要透過帶有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如:鼠類)傳染給人類,人類一旦吸入或接觸遭病毒污染的空氣微粒、污染物,或被帶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就有感染風險。漢他病毒出血熱潛伏期為數天至兩個月,主要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伴隨臉潮紅等,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

    疾管署「恙蟲病快速抗體檢驗試劑」成功取得專利,為恙蟲病診斷添新利器   發佈日期:2019-08-27

            疾病管制署病媒病毒及立克次體實驗室歷經3年(104-106年)研發「恙蟲病快速抗體檢驗試劑」,於今(108)年3月發表於美國熱帶醫學與衛生期刊,並於今年7月30日成功取得中華民國專利。疾管署表示該項檢驗試劑未來將技轉廠商,除供我國檢驗恙蟲病外,也可供應亞太地區(特別是東南亞國家)進行恙蟲病的診斷,藉此提升我國在恙蟲病的檢驗量能,並與世界接軌拓展境外防疫。

           恙蟲病為亞太地區常見地方性流行傳染病,多數病例發生在東南亞、印尼、中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北部的農村地區。台灣今年迄今共270例恙蟲病確定病例,近5年每年確定病例數約在350例至500例之間,感染縣市以台東縣、花蓮縣、澎湖縣、金門縣、高雄市及南投縣為多;全年均有個案發生,病例數以5月至10月較多,男性個案高於女性,發病年齡層以50至60歲為主。
            恙蟲病是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螨叮咬而傳染,恙螨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人類或動物身上,潛伏期約9至12天,患者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約發燒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被恙蟲叮咬處通常會出現焦痂,是此疾病的重要特徵,若未及時診斷給予抗生素治療,致死率高達六成。因此,民眾從事戶外活動務必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皮膚裸露處可用政府核可的防蚊蟲藥劑。從事野外活動返家後應儘快沐浴並換洗全部衣物。若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活動史,以及有無出入郊區、草叢等暴露史,以供醫師臨床診斷治療參考。

    疾管署公布新北市中和區新增1例本土屈公病病例,並提升緬甸屈公病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  發佈日期:2019-08-26

            疾病管制署公布新北市新增一例本土屈公病,為居住中和區內南里60多歲女性,近期未出國,8月22日出現發燒、骨頭痛等症狀就醫,8月23日因症狀未改善再次就醫,由醫院通報登革熱送驗,經檢驗排除登革熱,但檢出屈公病陽性確診;目前個案症狀已改善在家休養及自我防蚊,相關接觸者無疑似症狀。
            今年截至目前,我國共47例屈公病確定病例,其中本土病例2例;境外移入病例45例,為自2007年10月列入法定傳染病以來歷年最高,感染國家為緬甸、泰國、馬爾地夫、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印度各。境外移入病例中,本國籍共27例,出國目的以旅遊16例為最多其次為志工活動6例及商務5例。
              由於我國自7月以來已累計28例自緬甸境外移入屈公病病例,顯示當地感染風險已快速升高,疾管署今(26)日將該國屈公病旅遊疫情建議由第一級注意(Watch)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民眾前往緬甸從事旅遊、志工或商務活動應注意當地疫情狀況,做好各項防蚊措施,以免遭斑蚊叮咬而罹患屈公病。返國後兩週內如有發燒、頭痛、噁心、出疹及關節痛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活動史等,以利及早通報、診斷及治療。

     

    高雄榮總臺南分院關心您

    :::